五育融合,玩转抽象——创意美术中心携手清华美院艺术家再次开启美育之旅
(发布人:朱新飞 发布时间:2021-04-26 18:31 点击量:7822)
去年至今,厦门英才学校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育研究所联手,在厦门英才学校举办了多场小初高一体化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相关论坛。美育融合,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更要培养学生多学科融合的创新创意思维方式。
创意美术中心作为厦门英才学校美育一体化的先试先行者,积极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育研究所一起,探索一体化美育融合之路,将艺术与人文学科、数理学科进行创新性的融合,而清华美院“艺术家驻校计划”,便是重要路径之一。
上周,我们迎来了第五位驻校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育研究所研究员——徐帆老师。徐帆老师从艺术家的角度为初高中学生带来了众多有趣的课程,生动有趣的抽象艺术课程,精彩绝伦的美育讲座,同时,还给美术专业老师们带来了关于美育和艺术创作的新探索。
▲ 徐帆老师
01 美育讲座,打开艺术之门
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对艺术的渴望和感知的关键时期。在六年级的热情邀请下,徐帆老师为六年级的全体学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美育讲座——《绘画中的四个小误会》。徐老师幽默风趣,用生动简洁的语言,结合艺术家的生平,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艺术的大门,把未知变成了已知,解开了以往对艺术家们的误会。
听完了徐老师的讲座,六年级的孩子们解开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之谜,不再认为梵高就是个疯子,也不再觉得画画可以随便画,看到毕加索的抽象画也会肃然起敬。
02 创作体验,感知创意之美
听完了徐帆老师的讲座,六年级的学生们对艺术的兴趣更加浓厚了,纷纷报名参加了徐帆老师精心准备的体验课。
徐帆老师为学生科普抽象艺术,以美术的基础三要素点、线、面在抽象绘画中的运用指导孩子们创作。学生们在课堂中轻松的表现着自我,在抽象绘画中与艺术家交流。
03 多学科融合,玩转抽象绘画
徐帆老师此行的重要目的是为七年级清美创意班的孩子授课。徐老师精心准备,为清美创意班的孩子们开设了生动有趣的课程——《好玩的抽象画》。
第一课时中他带领学生走出了毕加索就是抽象绘画大师的误区,先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由解构再到重组。课堂中徐帆老师以自己作为原型模板,将自己变成了一副立体主义作品,形象地展示了如何重构组合。同时也邀请了班级小模特,变身艺术家进行创作。
第二课时徐帆老师开始为学生科普真正的抽象画,欣赏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的艺术作品。课堂中还特意邀请到了数学聂老师讲解黄金分割比,他以妈妈穿的不同高度高跟鞋为例,很好的诠释了生活中的数学美,体现了学科融合。随后徐帆老师也为大家分析绘画与电影中的黄金分割构图,点线面在抽象绘画中的运用。学生们在徐老师的课堂中轻松的表现着自我,也在抽象绘画中与艺术家交流。
周末的清美创意班课程,徐老师带领学生通过欣赏一系列范图来研究康定斯基的绘画构成,即点线面的构图与康定斯基绘画中隐含的深层含义;从美学思想、音乐的通感理论和宗教观念来理解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通过对康定斯基绘画构成的讲解,使我们对其抽象绘画有了更准确的定位,而其内容、形式结构,表现内涵的创作手法对学生接下来的抽象油画尝试有一个启迪作用。
在讲课同时还请来艺体中心的王健主任弹奏百老汇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和美术的结合中有深厚的陶冶。
之后老师们带领清美班学生外出写生校园一角,用抽象点线面的方式来表现心目中的学校。
在第二节课,学生们根据线稿进行丙烯画的抽象表现。同学们作画富有激情,纷纷站着作画,从笔刷到用手,从平涂到厚堆到粘贴树叶等综合材料,一个下午的时间,同学们都呈现了完成度极高的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抽象画。
学生以“校园一角”为创作主题,创作的抽象作品欣赏 ↓↓↓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厦门英才学校着力打造美育融合课程体系,有效地将美育与学科融合,此次艺术家驻校,行之有效地将美术与数学、音乐相结合,不仅能够使教学更加有效,更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我们期待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入驻校园,让美育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